闵行区文史专家张乃清长年研究闵行乡土历史文化,其著有《百年沪闵路》《海派乡土文化》《20世纪上海乡土图像》《上海闵行英烈》《沪谚新编》丛书等。史海钩沉,“今日闵行”与张乃清老师携手推出“乃清叙史”,让我们在一段段闵行史话中,感受江南人文的魅力——
近代农科先驱黄宗坚(1854~1943),字冰如,清咸丰四年(1854)六月二十四日出生于上海县十六保四十二图黄家河圈,系竹冈黄氏十九世孙。
据1924年正式出版的《上海竹冈黄氏宗谱》称,竹冈黄氏裔孙源于楚相春申君黄歇的幼子黄穗。南宋时,自河南汴梁(今开封)迁入上海地区,始迁祖为黄文亮,三世孙分迁竹冈和北桥等地。五世孙黄凤岗娶王氏,定居“竹冈西”。明嘉靖年间形成村落,因南、西、北三面都有河道,遂称“黄家河圈”。这里现为江川路街道红旗新村及周边地区,长期地属马桥镇友好村。
【资料图】
名门裔孙
黄宗坚的祖辈以务农起家,人丁兴旺,热心公益,因设塾、恤贫,两次受到褒扬。曾祖父黄汇南(1775~1827),字汇江,号奠川,太学生,素本安贫,克俭克勤,创基立业,处世平和,治家有法。祖父黄橙(1810~1886),字荫亭,号石君,授修职郎。父亲黄兆勋(1823~1867),字杏园,号寅伯,授文林郎,候选教谕。母亲蒋淑英(1830~1864),字绣余,为明代进士蒋性中(字用和,莺窦湖人)十三世孙女,侍候翁姑极诚敬,家务之余不废文史,诗词婉约,书法娟秀,著有《绣余漫草诗稿》。
黄宗坚自幼不幸,10岁丧母,15岁又丧父,但从未抱怨消沉,安心耕读谋生,有志造福乡邻。他认为,农业是恒业,务农必须要有恒心。因此乐于农耕生活,无心投奔仕途。他还认为,水利与农业盛衰息息相关,兴修水利匹夫有责。同治十二年(1873),乡里组织疏浚竹港河时,未满20岁的黄宗坚捐钱一千四百吊,表达自己的心愿。
种棉实验
步入中年,黄宗坚常年日晒雨淋,饱经春风秋霜,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“农夫”。人们看到黄宗坚“精神强固,腰脚尤健,黎明即起,巡行陇亩,手戒珠,口佛号,声琅琅,震远近,虽寒暑,不辍曩”。“布衣草履,与田父野老课晴雨,话桑麻,兴之所至,行数十里不倦”。(秦锡田《乡先哲冰如黄君传》)
上海开埠后,失去纺织之利,因此棉花产量减少,质量下降,沪郊农民生计日窘。黄宗坚深以为痛,有胆有识地主张以徐光启的《农政全书》为指导,遵循科学原理,探寻改良途径,尤其对植棉过程中的辨土、选种、勤锄、摘头四个环节,作了深入研究。他强调种棉“土宜第一”,主张根据棉田地势的高低,土质的肥瘠、坚松以及前茬麦、豆、菜收获的迟早等不同情况,因地制宜作出相应安排。棉株要长势旺盛,选种则务精务纯,若是精选每百斤籽棉可出絮45斤的良种,杜绝混入出絮34斤的劣种,一亩岁收就可增钱一千文。棉田勤锄,不仅要除杂草,更重在松土,以适棉性。雨后棉田浮泥冲净浸水,土质益坚硬,尤宜急锄、深锄。棉株摘头,最为切要,棉株直干易长,横枝难生,宜于三伏晴天时摘去棉头,以防止其徒长。一经阴雨,枝叶丛生,黄花随之怒放,结铃则多。棉茎矮短,离地近而得力足,棉铃饱绽,可增产三分之一。在实践中,他还深感种庄稼施肥锄田过犹不及,必须顺天时,察物性而以人力调剂之。应特别注重风雨变化、寒暑递更的推测,以防灾害。他还提倡在棉田内夹种油菜。
黄宗坚的种棉实验取得成效后,即与顾言(字丹泉,荷巷桥人)等好友合作,广泛动员乡民仿效,切实抓住四大环节,推广植棉新技术,使本地所产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所改观,乡亲们随之收入大增。黄宗坚发现“上海有田六千八百五十二顷,棉田居其七。若每年每亩多收千钱,则岁赢四十七万九千六百余千矣”。于是,他有心将这项“种田经”理了一理,尽力推广出去,造福天下。
光绪二十四年(1898),黄宗坚根据自己三十多年的生产实践,撰成《种棉实验说》一文,发表于上海《农学报》第26册(1898年4月出版)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,上海总农会将此文增订成书,得以广为流传,成为农科经典之作。
主持农校
光绪三十年(1904),黄宗坚与侄儿黄申锡(字谱蘅)等倡办竹溪小学。
光绪三十三年(1907)春,上海尚无实业学堂,上海县知县将社会捐资交给顾言,托其负责谋划。为地方培养农艺人才,顾言抽调部分资金,在闵行镇西外滩着手创办中等农业学堂。
地方上自行创办农艺专科学堂,当时实属首创,为此各界寄有厚望,选谁来主持教务呢?顾言心中早有打算。他对老友黄宗坚极为器重和信任,见他积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而长期未得到重用,就亲自登门,特聘他出任闵行农业学堂经理(即教务长)。
黄宗坚时年55岁,不负使命,亲自策划建造校舍,为购置图书、理化仪器、教具等四处奔走。宣统元年(1909),27间农校教学用房建成,立即延聘教师,广泛招收学生。
宣统二年(1910)二月,“上海县中等农业学堂”正式开学。学堂先办预科,学生不收学费。黄宗坚一直坚守在农校,从事农业科研和培养本地农科人才,不辞劳瘁。
1912年(民国元年)春节,因闵行镇上爆发警民冲突,农业学堂校舍被毁只得停办。1914年,闵行乡自治公所组织社会各界积极捐款,在原址重新建造校舍,重新开学,改名为“上海县立乙种农业学校”,俗称“闵行农校”。黄宗坚继续主持农校教学工作,日夜操心,业绩显著。1919年11月,黄宗坚荣获刻有“大总统特奖农业讲演所纪念”字样的墨盒。
上海县立乙种农业学校开学
黄宗坚荣获大总统特奖墨盒
子承父业
黄宗坚次子黄艺锡(1878~1953),字润书,入京师大学堂(北京大学前身)师范速成科深造。1903年12月,被选派赴日本留学。次年初抵达日本,先入弘文学院师范科补习日语和基础学科。1908年,30岁时由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升入东京帝国大学农科大学农艺专业科。
1911年,黄艺锡毕业归国,参加学部全国留学生会试,获得农科举人学衔。历任农商部佥事、化验土壤统计各科科长,农林司第一科科长、农事试验场主任、文官甄别委员会委员。1917年9月,担任北京政府农商部农林司司长、糖业改良委员会会长,林务硏究所所长,棉业处处长技监厅帮办、技师甄别委员主任、实业代表会议会员实业行政会议会员。1923年2月去职。1924年3月,再任农商部农林司司长。
1923年3月,黄宗坚赴北京探望儿子。
1932年1月,黄艺锡以自己莳花养菊的经验,撰写我国最早的种菊专著《菊鉴》。1933年,黄艺锡离京返乡。不久,经好友介绍赴日本任领事馆商务官秘书。1935年,返回上海,任上海县款产处主任。1936年春,在闵行镇北街外重建宅院,人称“黄庐”。
感叹人生
1937年11月,侵华日军占领闵行镇,上海县立乙种农业学校被迫停办。黄宗坚满腔悲愤,虽双耳重听,却难以清静,为避战乱随儿子躲到上海城区生活。
1940年,黄宗坚年已86岁,耳聋眼花,回想近百年来遭遇咸丰兵灾、1924年苏浙军阀混战、1937年上海沦陷,感慨万千,撰写《冷叟避难述怀》诗云:“生平三值红羊劫,屈指而今未百年。人说耳聋还是福,炮声动地得安眠。闾井为墟百室空,家山咫尺路千重。斡旋残局儿孙事,指望长途绝处通。泰岳游归谒孔陵,古稀意气尚飞腾。而今又隔十余载,腰脚蹒跚叹未胜。伤心冢子遽游仙,暮境颓唐剧自怜。晨起巡行宣佛号,思量唯有学参禅。”陈行名士秦锡田与黄宗坚交情笃深,特意唱和诗云:“无端遍地起烽烟,遯跡淞南已二年。心静不嫌尘市闹,黄梁一枕夜安眠。”“飘然尘世地行仙,老去风流顾影怜。只恨治聋无社酒,声闻寂诚且逃禅。”
1943年,黄宗坚在康定路872弄涵仁里逝世,享年89岁。
(图片由“今日闵行”授权)
标签: